3月20日上午,安陆法院巡店法庭李法官像往常一样在看案卷。突然,平静的院子里传来一阵吵闹声,他循声望去,一位老人骑着电动三轮车已经到了法庭门口。
“我的案子拖了这么久了,到现在一直没有音讯,今天我必须要个说法……”72岁高龄的范某,一路从应城市杨河镇骑到安陆巡店,三轮车上拖着行李,言语间愤愤不平,大有兴师问罪、不解决问题不回家的势头。
李法官连忙放下手头案卷,迎上去。经过扫码、测温、登记后,将老人请进了自己的办公室。他倒上一杯热茶,耐心倾听老人发泄完不满情绪,也记录了案子的基本情况和老人来访的具体要求。因为案件时间久远,具体原因需要进一步调查。李法官当即向老人承诺,会全面查阅案卷,尽快给予合理回复。
为了打消老人的疑虑,李法官没有直接打发老人离开,而是从案件本身谈起,结合相关法条、司法程序等内容,用老人能听懂的方式,让他了解法官依法办案的流程和类似的典型案例等,交谈间,老人态度发生了转变。
很快到了午饭时间,李法官特意吩咐厨房加了几个菜,邀请老人一起吃,因疫情原因,采取分餐制,但看得出来老人吃得很开心。“人生中第一次吃到了法庭干部的饭菜,虽然清淡,但心里很舒坦。”老人边吃边笑着说道。
午饭后,李法官组织法庭干警立即着手查找卷宗,老人也放心地骑着三轮车离开了。几经周折,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干警们查到了案件的具体情况。原来,多年前,范某随安陆的梁某到东北某建筑工地务工,梁某下欠其劳务费3889元,在出具欠据后一直没有支付,故范某到巡店法庭申请支付令。法庭在送达文书时,发现梁某下落不明,最终导致无法送达,于是裁定终结了督促程序,同时告知范某可起诉。
可范某却认为,他提交了材料,交了诉讼费,法院就应该帮他要回劳务费,程序之类的一概不管不问。案件本已尘埃落定,但范某的心结始终未打开,于是今年他又来到法庭,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为彻底消除范某的心结,李法官制定了详细的解决方案,包括案件的解释工作、跟进后续起诉的跟踪服务等。3月25日,李法官再次找到了范某的女儿,进一步解释了相关法律程序规定,教会了范某女儿如何网上立案,并一起到公安机关查询梁某的相关信息,为下一步诉讼作准备。看着李法官忙上忙下,范某父女内心也十分感动,在得到满意的答复后准备回家。
法官寄语:
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有温度的实际行动。首先要让有诉求的群众了解法律、相信法律,才能真正地做到司法为民。我们不能以“公事公办”的态度高高在上,而要用真诚与温情传递司法温暖,去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