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扶贫故事》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思想和实践发展为主线,记录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习近平总书记帮扶贫困地区与困难群众、带领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点点滴滴,生动的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使命情怀,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担当。
一句句质朴的话语,深切的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根植土地,带着泥土的深情。“我来咱梁家河这七年时间,学会了很多东西。咱梁家河的群众无私地接纳我、帮助我,让我在这里步入社会,入团、入党、当村支书;我从这里出发,返城上大学。梁家河给我的一切,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永远做黄土地的儿子,这是对土地的热爱、对人民的赤诚,是融入中国共产党人血脉的初心。
一个个动情的故事,真切的感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根植人民,饱含大爱的温度。在宁德,下乡访贫问苦是习近平工作的常态,在宁德工作的一年零十一个月内,宁德地区124个乡镇,习近平去过123个。“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片丹心天地间,始终将老百姓的疾苦挂在心头,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从来没有变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总是和老百姓在一起。
历史大河奔腾向前,2020年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021年新年的钟声敲响,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过去100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过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激荡岁月;100年来华夏大地日新月异、生机勃勃。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彰显出一个植根土地、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求大同的人民政党历久弥坚的不变初心。
当世界进入历史的三峡,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力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因为中国共产党从未忘记前进的方向,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无论面对机遇挑战,都将选择与世界同行、与人民共进。
当遭遇百年不遇的病毒肆虐,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者,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因为中国共产党从未忘记来时的路,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无论面对顺境逆境,都将根植人民、与人民血肉相联。
当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面对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我们坚持共同富裕、全面小康,愚公移山、历经八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因为中国共产党从未忘记为什么出发,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无论是艰苦革命岁月还是和平建设年代,都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成果惠及人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梁家河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无论走到哪里,都坚持不懈、始终如一把解决贫困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基因传承历史,初心延续未来。历时8年的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历史征程中的一次新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更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的生动诠释。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从推翻三座大山当家做主人,到脱贫攻坚全面奔小康,踏寻中国共产党人的足迹走过千山万水,能更好的读懂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前行的方向清晰可见,我们在新征程上定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