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胞亲兄弟,为何反目成仇,大打出手,最终对簿公堂?近日,云梦县人民法院邓敏法官审理了这样一起民间借贷纠纷。
原告龙某与被告龙某某是一对亲兄弟,因经济纠纷,弟弟把哥哥起诉至法院。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没有急于开庭,而是第一时间与被告取得联系,询问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经过了解,哥哥在云梦经营两家公司,因为资金周转问题,找弟弟借了几次钱。哥哥为了照顾弟弟,把弟媳安排在公司做会计。由于公司账目是弟媳在管,所以借款出出进进有些搞不清楚了,弟弟说还有6万没还,哥哥称只有3万没还。双方各执己见,都认为对方不讲诚信,不讲感情,进而在家族微信群里互相攻击,导致积怨越来越深。
初期调解并不顺利,双方多年来的矛盾已经累积太深,且哥哥听到弟弟把自己起诉到法院,觉得弟弟已经撕破脸皮了,自己也不想顾及什么,坚持要求开庭判决。案件如期开庭,兄弟俩在庭审时你一言我一句,争得面红耳赤。哥哥说他们的父亲40年前就去世了,他作为长子,一直扮演着父亲的角色,弟弟很多事情都是他操持办的,说到动情处哥哥泪洒审判庭。弟弟则说,找哥哥要了多次,他总是推脱,甚至还动手打人。
如果放到其他案件,法官可能会把控庭审节奏,提示当事人就案说事,但是此案发生在亲兄弟之间,法官没有打断他们的发言,让他们把心里的憋屈一吐为快。案件从9点开庭一直持续到11点。案件事实已经查清,直接下判可能更容易,但是法官一直没有放弃调解。庭审结束后,双方的情绪已经缓和了很多。法官趁热打铁,从亲情的角度入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做原、被告的工作,阐明案件事实,分析案件可能的裁判结果,同时谈到飞机失事的新闻,多少人昨天还在一起谈笑,今天可能天人相隔,引导双方珍惜亲情、互相理解。经过承办法官的谆谆劝导,最终兄弟俩互相作出让步,达成了调解协议。亲兄弟冰释前嫌,握手言和,被弄丢的亲情此刻又回到最初的模样。
“法院不是冷冰冰的审判机器,而是有温度的司法天平”。承办法官如是说。对于涉及家庭关系的诉讼中,更要注重调解,维护家庭和谐,倡导良好家风,把情、理、法融合到一起,方能体现法院定纷止争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