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汉川市人民法院分水人民法庭联合镇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社区等“五方”力量,成功调解一起邻里纠纷。这是分水法庭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深入开展“共同缔造”,与地方基层组织联动化解纠纷的又一成功案例。
分水镇高某(70岁)与贾某(66岁)为邻居,高某家厨房烧灶时偶有飘灰飘落在贾某房屋内,贾某多次指责高某,两家为此事协商几次未成,贾某欲求助于警方解决,但高某之妻熊某认为为一点飘灰小事不应惊动警方。2023年4月25日,熊某到贾某家看个究竟,熊某来到贾某三楼房间,在与贾某交谈中突然倒地不起,众人将熊某送往汉川市人民医院,经医院抢救无效,于4月25日12 时许死亡,高某与贾某因熊某死亡之事产生纠纷,遂找到分水镇综治办申请调解此事。
该纠纷受理后,汉川法院分水法庭积极参与调解,与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社区等部门共同化解该矛盾纠纷。调解过程中,分水法庭庭长朱涛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结合法律、政策、邻里亲情关系,从法理与情理的角度对双方进行说理劝解和思想疏导。
“事故的发生出于意外,贾某主观没有过错,让贾某全额赔偿法律上难以得到支持”,朱涛庭长研判事故情况后,劝熊某亲属节哀,表示过高的数额可能会使对方望而却步,并详尽解释民法典的相关法律规定。 “但熊某也是产生纠纷后死亡,如果能适当补偿,对死者家属是一定的心理安慰,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朱涛庭长同时规劝贾某按民俗“死者为大”做出合理的补偿,让逝者入土为安。
4月28日,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家邻里终于同意彼此各退一步,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由贾某补偿高某人民币两万元整并当场兑现。逝者得以安息,家属心理也得到了慰藉,此次纠纷得以妥善化解。
今年以来,分水法庭积极主动嵌入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始终坚持工作前移、力量下沉,不断加大与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社区等基层组织的联动,形成多元解纷工作合力,通过诉前矛盾多元化解协调联动机制共化解矛盾纠纷26件,有效解决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共同缔造基层社会治理新体系,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