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进行时:用心用情执行解民忧

2022-10-10 17:41
来源: 应城市人民法院
作者: 朱慧    浏览: 782

疫情当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导致拖欠职工工资和待遇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显著上升。法院既要优化营商环境,又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审判难,执行更难。应城法院执行局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好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实际行动推动“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走深走实,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9月27日,徐某父子共收到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0000元,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据了解,徐某父子二人先后于2019年8月22日、2020年11月1日进入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在工作期间,该公司一直未与徐某父子二人签订劳动合同,并以公司效益不好为由,要求徐某父子二人离职。为此,徐某父子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赔偿金,以及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历经劳动仲裁、法院一审和二审后,徐某父子二人案件最终进入执行程序。

在立案执行后,通过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公司的账户上并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执行一时陷入僵局。对此,执行干警陈进国等多次深入该公司走访并现场办案。同时,与该公司负责人促膝谈心,充分释法析理,耐心做其思想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明之以法。特别是强调徐某妻子多年前身患重病,家中积蓄早已用光,负债累累,直至妻子病故。加上父子二人至今未找到工作,拖欠工资无疑雪上加霜,生活更加举步维艰。此外,还从多个角度为其分析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将要承担的法律后果,敦促其转变态度,尽快履行给付义务。最终,迫于法律威慑以及执行干警用心用情思想疏导,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想办法主动履行,但近几年公司经营不善,没有能力一次性按照判决书确定的数额执行,希望能分期分批给付执行。在执行干警陈进国等不懈努力、多方协调下,2022年9月27日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由该公司向徐某父子当庭履行40000元,剩余款项36000元定于同年12月30日前支付完毕。“陈法官,感谢你帮我们父子俩追回了拖欠已久的工资款,缓解了家里燃眉之急”。申请执行人徐某握着陈进国的手,动情地说。至此,两件劳动争议案件得以圆满执结。

“案件不执行,一切等于零”。如果说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那么执行就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案件只有不折不扣执行到位,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才能得到切实解决, “民之所盼,攻之所向”。应城法院将始终坚持为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为契机,围绕办好人民群众身边的案件,用“心”扛起责任担当,用“情”创新执行举措,用“力”锻造过硬队伍,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最硬内核”,以优异的司法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9.29“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进行时用心用情执行解民忧121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