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部干警 李旭星:
从前,我对刘杨萍同志的印象停留在“严卷强”的标签化印象中,在深度参与其典型选树工作后蜕变为震撼与敬仰——这位扎根基层30余年的“法治匠人”,用“五心工作法”和“三审合一”路径将少年审判的温度融入司法实践,以50余篇学术成果为审判智慧注入理论动能,更以“历史主动精神”带领所在团队勇攀高峰,诠释“把自己交给组织”的赤诚。刘杨萍这面“镜子”,既映射出新时代法官的忠诚品格与专业素养,更如明灯照亮年轻干部的奋进之路。我将以她为标杆,自觉强化“五个意识”,争当实干先锋,以有境界有担当有温度的政工实践服务党组、服务干警、服务发展,让刘杨萍的工匠精神,在政工战线绽放新的时代光华。
少审庭法官助理 陈露:
通过学习刘杨萍法官在少年审判领域的先进事迹,我深刻体会到少年审判不仅是司法工作,更是一项“护苗工程”。她创新推行的“三审合一”模式(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融合),让我认识到少年审判需兼具专业性与温度。她以“法官流动工作室”和“巡回审判法庭”为载体,将司法服务延伸到社区、学校,启示我们:少年审判应跳出传统法庭框架,主动贴近未成年人生活场景,用柔性司法化解矛盾,用法治教育预防犯罪。她对证据链的严谨审查、对调解工作的耐心投入,让我明白少年审判需兼顾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尤其是她对妇女儿童权益的专业保护,让我意识到法官助理不仅要协助案件办理,更要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导、家庭关系修复,帮助其回归正轨。刘杨萍法官的事迹激励我以“三心”投入工作:“细心”审查每一份证据,“耐心”倾听每一个诉求,“创新”探索更适配未成年人的审判机制。未来,我将以她为榜样,在少年审判中践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理念,为守护青春成长贡献绵薄之力。
办公室干警 李洁:
一直对刘杨萍法官印象很深,是因为哪里有她,哪里就有耀眼的成绩。此次深度学习她的先进事迹,细致地了解她的工作经历和各项荣誉,让我更觉钦佩——“优秀”二字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担当。她以“天平容不得半克误差”的匠人精神,把每起案件办成精品,不仅平衡各方权益,更让群众触摸到法治温度,在司法改革浪潮中打造先进模板。其卓越成就不仅体现在审判实务中,还源自她对法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探索。她以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前瞻性视野,从审判实践中提炼问题,以研究成果反哺实践,为司法审判事业贡献了重要智慧。她的这种将个人理想熔铸于法治进程的精神,不仅是新时代司法为民的生动实践,更激励着我们新时代政法工作者以匠心守护正义,用担当诠释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