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一府两院”有关工作报告,作出关于着力构建孝感区域发展布局的决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先来主持会议并讲话,副主任陈鸿杰、杨军安、王建华、喻辉、刘有年、吴琼,秘书长李明辉出席会议。
孝感中院党组书记、院长王秋隆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市法院涉市场主体案件办理工作情况,并接受会议审议。
近年来,全市法院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紧盯党委政府中心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需求导向,坚持平等服务,坚持提速降本,坚守法治原则,不断创新方法,实行特别监管,切实维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为孝感打造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形成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工作合力。全市法院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采取各种有效方式,组织全体干警加强学习教育,树立正确司法理念,努力实现“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三重价值和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持续深入开展集中教育整顿行动,将压力层层传递至每名干警,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的工作格局。坚持问题导向,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建立落实涉营商环境投诉、意见汇集及快速处理反馈、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服务市场主体协同配合等一系列机制,畅通服务渠道,及时解决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49个,有效防范和降低司法活动对市场主体的负面影响。
二是发挥职能作用,扛起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担当。依法严厉打击针对企业、企业家实施的敲诈勒索、暴力讨债、非法拘禁以及强揽工程、强迫交易、恶意阻挠施工等犯罪活动,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坚持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保护,审结各类涉市场主体民商事案件9540件,标的额72.7亿元,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依法稳妥审理涉及市场主体的行政诉讼案件615件,重点加强对行政许可与审批、行政收费、行政不作为等案件的审判,营造法治诚信的政务环境。执结各类案件31107件,执行到位金额88.27亿元,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率达99.14%,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终本合格率达100%,营造预期稳定的信用环境。
三是强化司法服务,构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整体格局。依托移动微法院和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在线诉讼服务,处理各类市场主体的网上立案申请3712次,网上调解案件7900件,办理网上缴退费、保全、鉴定5923件,跨域立案95件。围绕市场主体反映的案件办理周期较长、个别案件质效不高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涉市场主体案件送达平均用时缩短12天,鉴定评估平均用时缩短15天,平均审理、执行时间分别下降17天和19天。建立落实法官、法官助理常态化走访联系企业机制,院领导带头走访华工高理、维达纸业、大禹电气、孝棉集团等企业131次,提供培训、咨询服务215次。
会议要求,孝感中院要树立善意司法理念,坚守公平正义,强化工作举措,依法妥善处理涉市场主体案件,争做服务经济发展的“店小二”。下一步,全市法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切实提高审判质效,为孝感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建设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